没有账号?3秒注册
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对于道教文化的倡导与学习

daokedao

2016/8/16 6:53:20LV.连长

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对于道教文化的倡导与学习
  
  习主席说:“当下中国,很多国人因为宗教而堕入迷信者不少,这不仅仅是指那些学宗教、信仰宗教的凡人,也包括一些度入空门的出家众。在宗教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搞不清他们的关系,往往混为一谈。造成这种不清楚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认真读书,没有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文化,没有弄清楚什么才是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应该多看看老祖宗留下的经典,诸如《道德经》等,多读读就什么都弄明白了。”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最精深的地方莫过于倡导一个共产主义和谐世界,而这个和谐世界是建立在人人平等,人人有住房有饭吃有衣穿上,而所说的无神论,只不过是告诉大众要想实现这个理想,不要想有什么救世主,不要把美好的向往寄托在等靠要上,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去创造,去奋斗。而这些内容,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他明确的告诉世人,天道酬勤,改造命运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修行。
  由此可知,作为共产党人,跟着老子为人、处事、为百姓谋福利,有何不可?听老子的话,做一个慈、俭、谦、让的人有何不好?不能因为听了老子的话,自己就变成了道教徒,就以为自己违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变成了有神论者。这其实是对马克思无神论的曲解,这就是非左即右的真迷信,也是愚昧的表现。
  所以,共产党人能不能学道,说实话,真的能!太能了!道学的阴阳消长、三才和谐、四时节令、五行生克、六合混元、七星导航、八卦周易、九宫布局等都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哲学和现代自然科学源流,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相通的。共产党人不仅要学道,更要合理运用道的精神理念、引进道的优秀文化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习总书记分享研读《道德经》心得:
  1、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自第六十章)总书记访问金砖国家接受采访等多处讲话引用。
  2、道法自然。(引自第二十五章)总书记在布鲁塞尔演讲时引用。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引自第五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用。
  4、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引自第八十一章)总书记在《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演讲中引用。
  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引自第六十三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引用。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引自第六十四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用》。
  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引自第四十六章)。知足不辱。(引自第四十四章)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多次引用。
  8、以百姓心为心。(引自第四十九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引自第六十四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0、大邦者下流。(引自第六十一章)总书记访问德国演讲中引用。
  11、吾有三宝,其中曰俭。(引自第六十七章)同时总书记亦引用清朝金缨句: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12、圣人去奢。(引自第二十九章)同时总书记引用欧阳修的名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用。这11、12两条中,去除奢靡,提倡节俭的思想都从《道德经》里提炼。
  13、万物作焉而不辞。(引自第二章)万物并作。(引自第十六章)
  14、万物歭之以生而不辞。(引自第三十四章)这三句话的核心在《中庸》名句体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总书记《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引用。
  15、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引自第八章)总书记在APEC欢迎晚宴上致辞,且本句在《之江新语》中亦有引用。
  



评论 18

发表

佩服!佩服!


老子的道家哲学是我中华民族思想的灵魂,是我华人精神信仰的源流。


感谢习总书记对我民族精神的肯定,支持主席将我们的传统国学精粹用于治国发展大计!


特赞!顶起——



2016/8/16 7:59:50

支持!
道教的文化很丰富深邃,但是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道门的内家拳。
据说武当派、峨眉派都有道门内家功夫,哪位朋友推荐分享一些有用的。谢谢!



2016/8/16 14:11:51

小曾手术已完成,他手缝了针,打了石膏。走出手术室时,听到现场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钱不够,小曾默默举起石膏还未干透的右手,等着医生把石膏和线拆除。拆线的时候,没有用麻药,小曾疼得咬牙咧嘴,没有吱声。



2016/8/16 22:07:31

  峨眉山白猿道人司徒玄空战国时期开创的通背拳武学是《中国武术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武术。
  由东汉顺帝时张道陵首创于成都西部鹤鸣山的中国本土道教,在南北朝时十分盛行,加之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所以峨眉系列武术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最深。
  明朝中后期,峨眉通背拳经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的宣传推广迅速向北方发展并逐渐衍生出现代各武术流派。其纯阳架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经李春茂、董秉乾、无极道长、蒋发等教导或影响陈王庭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
  历史研究表明:近三、四十年的武林传言是“天下功夫出少林”,近三、四百年的武术发展却是“天下功夫出峨眉”。



2016/8/17 2:37:00

  《道家武术的传播是在青少年中发扬道教的重要方略》

  毋容置疑,现代道学主要由“大德先贤”引领着,青少年中后继乏人。
  广大青少年朋友究竟喜欢什么?

  老实说,仅“少林拳”的影响就为佛门增加了数以百万计的弟子。
  而道门武学文化和历史远比佛门武技悠久丰富得多,却未能真正发挥起来,实为可惜!!!

  重庆缠闭门拳师钱鼎文师傅作为道教龙门派俗家弟子,峨眉通背缠拳代表性传承人,二十多年前就有《道门缠丝》、《道功史话》等论著,却一直没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可悲可叹!

  谨在此为钱师开设一个宣传推广道家武术的窗口,希望赢得同道支持!谢谢!



2016/8/17 5:18:16

席子是躺的好不,偏要挂起来,那是门帘子,不是旗子,想当好席子竹子要结实,扎的密实,整齐,不是挂的,就是躺着舒服的



2016/8/17 12:05:12

以上没看,没兴趣看



2016/8/17 16:03:55





2016/8/17 22:52:23

峨眉通背缠拳 六十四式

1.请手提气 2.退回奇门 3.左挂步挤手 4.右挂步挤手
5.沉气灌劲 6.右挑闭左掌 7.左挑闭右掌 8.缠退压断
9.右边缠顺捶 10.左边缠顺捶 11.回步右横捶 12.右追封螺旋
13.左边缠顺捶 14.右边缠顺捶 15.回步左横捶 16.左追封螺旋
17.右挑闭左掌 18.左挑闭右掌 19.左搭挂右翻钻 20.右搭挂左翻钻
21.左缠挒右断手 22.右架左推掌 23.右采挒左断手 24.左架右推掌
25.马步右横捶 26.右追封螺旋 27.上步穿花掌 28.缠臂转莲肘
29.追步右铲捶 30.格挡撩缠削掌 31.左缠挒右断手 32.管脚推磨手
33.和身双炮捶 34.回身铲捶 35.左缠挒右断手 36.管脚推磨手
37.和身双炮捶 38.回歩倒肘 39.右挑闭左掌 40.右边缠顺捶
41.缠退削掌 42.追封螺旋 43.左钩挂右兜掌 44.右钩挂左兜掌
45.右边缠顺捶 46.回挂右兜掌 47.钩挂左兜掌 48.和身双炮捶
49.回挂右拦手 50.右挂左推掌 51.左拦挂右推掌 52.右拦挂左推掌
53.双擒左侧踹 54.双擒右侧踹 55.和身双炮捶 56.回挂右平肘
57.上步左挑肘 58.上步右挑肘 59.上步左平肘 60.盘旋右挑肘
61.右挑闭左掌 62.左挑闭右掌 63.钩挂收脚 64.导气归田




2016/8/18 2:52:38
上一页1/2 下一页>
18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