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 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也给人类和陆地上的其他动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能源。最新的湿地现状调查显示,中国湿地破坏严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全球主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为保护鄱阳湖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鄱阳湖保护区,共同发起鄱阳湖湿地保护项目,募集社会公众捐资,用于湿地保护的项目规划、宣传教育、执法检查、保护体系建设、资源监测、湿地科研等。
保护鄱阳湖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爱心支持+志愿者+知识培训=鄱阳湖湿地保护
主要有以下几项子活动:
①开展投食(一期)
在冬季雨雪天气,湖面、泥滩易结冰,导致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珍稀候鸟取食困难,极大地影响这些越冬候鸟的栖息安全。
每募集10元,就可以为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候鸟采购荸荠、鱼虾1份,在冬季下雪结冰之际为这些越冬候鸟人工投食,保障越冬候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食物供应。
②聘请湖区巡护员(二期)
鄱阳湖湖区广袤,保护区人数有限,为有效地管护整个鄱阳湖,更好地保障越冬候鸟的栖息安全,需在沿湖聘用500名当地社区群众担任巡护员。
可以在候鸟保护季节(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聘用一名巡护员,协助保护区基层工作人员做好巡护工作,利用当地人的乡情充当保护区在湖区的眼线,监视湖区的动态。
③制作《珍禽王国》大礼包
制作有越冬候鸟保护相关内容的宣传资料,展现鄱阳湖候鸟风采,加强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的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活动总执行:南昌碉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活动参与方式:扫一扫
10元=1份爱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