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3秒注册
老保安引你深读《西游记》

123456a

2015/1/11 10:15:32LV.排长


二、《西游记》是本好书。它写出了我们一生的心愿。

人一生的心愿很多,捏到一起就两个。一个心愿是虚的,总想知道不知道的很多东西,特别是新、奇、特的东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文明进步,乐呵乐呵,这是文明进步的动力。现在人们整天戳手机微信玩,大多的也就是满足这个心愿。另一个是心愿实的,就是人活一辈子,做个什么样的人,做些什么样的事,做出些什么样的成就。自己没有白活,也光祖耀宗。

这些心愿《西游记》里面都写了。一是天上的,地上的,人间的,阴间的事情,皇帝百姓,神魔鬼怪事情都有了,寓意很深刻。我们能想到的,想知道的事情都编成了很精彩的故事。人们或多或少都满足了一些追求“文明境界”的心愿。

二是《西游记》里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如猴哥孙悟空神通广大,能上天能入地,天不怕地不怕,干什么都是劲头十足。不阿庾奉承:把玉皇大帝这个三界最高领袖叫“玉皇老儿”;把佛祖如来、太上老君这些人们顶礼膜拜的了神圣叫“老倌”;和七七八八的天王大神称兄道弟。至于那些妖魔鬼怪就更不在话下了,想叫孙子叫孙子,想当外公当外公。谁不服气,抡起金箍棒就收拾!事业上也大获成功,“金箍咒”变成“斗战胜佛”帽帽戴上了。大牛人一个。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理想之愿。

阿呆八戒性情直爽真率。七情六欲,吃喝玩乐,偷懒耍滑,使小心眼从不掩饰。眼看事情成功有望时,不怕脏不怕累,玩命冲;眼看事情不成功就散伙拉倒,从不做假。好事坏事都敢于担当。只要填饱肚皮,不管他“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哥们之间捉弄捉弄、闹腾闹腾,事情过去了就拉倒,不往心里记。用现在的流行语言说就是不“装逼”!装逼不好,能把世界装坏。比如好的装坏,国企就贱卖;坏的装好,人们就吃假食品假药;老的装嫩、嫩的装老,圈子里就乌七八糟;饱的装饿、饿的装饱,就贫富悬殊难料,一切数字胡吹冒聊。阿呆不装,天性坦然,老少都喜欢他。这就是人们为人处世的之愿。

唐僧心地善良,妖魔把他当满汉大餐,都想吃。他肉身凡胎,没办法,只有眼泪汪汪。看似软弱无能,很窝囊。但追求“普度众生”的事业信念、意志非常坚定,宁死不后退一步,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上善若水。所以会得到天佑、佛护、神助、徒弟们扶持。这就是人生的信念之愿。

沙师弟忠厚老实,勤勤恳恳,不惹事生非。师傅、师兄弟闹别扭了和和稀泥。看似是个没脾气的角色,但是谁背叛师傅、背叛团队、背叛事业,那可坚决不干!比如假猴哥把师傅打了,他就要拼命,明知干不过猴子也要去花果山讨个说法,找观音菩萨告状。忠义可鉴。这就是人生的品德之愿。

白龙马默默无语,负重前行,从不自我表现。可到关键时刻说了话,大事大非面前不糊涂,身上流淌的必竟是中华龙的血脉,最后飞腾而起,盘绕在华表擎天柱上,永世荣光!这就是人生的作为和目标之愿。

做个牛人,真率不装逼,善良,意志坚定,和合忠义,大事不糊涂,有成就还光耀祖宗等等。这些往小里说,就是我们每个人心底里藏着的那些愿望。往大里说,就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期盼。

吴老爷子多有才?全给你满足了。在现实中能不能得到,能不能做到那是另一码事。但是“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心里头的初衷心愿都是美好的。

三、《西游记》是本好书,书中蕴藏着一座中华文明的乌金矿。要把它挖掘出来,足以让我们民富国强。

可惜,几百年来,人们把这座乌金矿当作煤矿挖了。当然,煤也很值钱,前些年的煤老板把钱不当钱。钱比过“清明”节那天的先人亡魂的“钱”还多。

但煤和乌金比就差的太远了,不是一个档次,差别上百万倍!

换句话说,《西游记》是本好书,人们没有读好。几百年来,对它的解读、评价走了偏叉路了。早期,由一些大师以宗教视角把《西游记》圈入了佛道院;后来由胡适、鲁迅等从“新文化运动旗手”视角把《西游记》说成是“反封建的游戏之作”;再后来,由深受“阶级斗争”熏陶和“自由民主”影响的精英们,把《西游记》又定格在“反抗说”、“自由说”的框子里。加上受几千年来独享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影响,人们抱着“敬鬼神而远之”、“君子不言邪淫之事”的信条,把《西游记》抛进了“少不读西游记”、“读了西游记,说话如放屁!”境地。

近几年,又有一些名人大腕把它戏说成了“灰厚学”。什么“《西游记》故事是如来佛导演的一台戏,布的一盘大棋”、“道家、佛家挣地盘”、“孙悟空是高级杀手”、“孙悟空拜师学道就是打工仔、清洁工”“猪八戒是卧底”、“火焰山在中亚”、“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是狠角色”、“红孩儿是私生子”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这些戏说虽然很是流行,但却是离题太远了。用猴哥的话说就是“这一去十万八千里!”、“着实榔槺!”。长久不了。

那么,《西游记》究竟蕴藏着一座什么样的乌金矿呢?请听我这个非专家学者、非大师大神,每日为商场开门、锁门,守夜,称作“保安”的看门老儿为你说说。不会引经据典,之呼者也,但也不能瞎猜,更不能“戏说”、“恶搞”!起码得尊重《西游记》这本书,尊重吴老爷子。

说对的地方,与其它“西游迷”朋友们共享。说错的地方,供大家“拍砖”。权做是乐呵乐呵得了。



评论 1

发表
1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