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助热线
  • 信息中心
  • 校园栏目
  • 校园杂谈
  • 活力青春
  • 站务大厅
中国人民大学论坛 >> 大话校园 >> 浏览帖子 左侧栏√
[安利我的帅导,哈哈]金晓文:心之所向:拉美研究之路
浏览:8752  回复:0
小萝卜头不是萝卜叶 2022/7/26 10:15:15 编辑 1 楼
系校友金晓文:心之所向:拉美研究之路
2020-08-05|校友走访
https://alumni.fudan.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e4/03/597dda09417f8dedc064f4f36e45/a1e19f3e-8c3a-4ce2-9d89-3c6e8a66713f.jpeg
金晓文校友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着力于研究拉丁美洲政治与社会问题,以及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金晓文校友曾走访过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古巴等八个拉美国家,并在墨西哥瓦哈卡州索克原住民聚居区、墨西哥城难民之家做过田野研究,发表拉美地区论著十余篇。

 一、发轫:与拉美研究结缘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金晓文校友考入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国际政治专业。进入大学后,在上张建新老师《国际政治经济学》这门课时,他对课上讲到的依附理论特别感兴趣,而依附理论的核心观点大多来自于拉美学者,这也在他心中埋下了未来选择研究方向的一颗种子。
 从复旦本科毕业后,金晓文校友保研到了北京大学开始硕博连读,原本倾向于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他被分配到了亚非研究所,亚非所的老师则更偏向于做区域国别研究,想起之前本科时的兴趣所在,金晓文校友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正好北大有一个到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上暑校的机会,金晓文校友借助这次机会去到了墨西哥,用还不够熟练的西班牙语和当地人沟通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通过这次学习,他找到了研究的乐趣所在,并下定决心从事拉美研究。

 二、不忘初心,直面挑战
 然而,从事拉美研究并不容易,困难和挫折一直存在。
 首先要过的便是语言关。在那个年代,西班牙语远没有现在普及,金晓文校友为了学习西语需要每天早上七点到工体的塞万提斯学院上课,下午三点再回校上专业课,每天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决定好做拉美研究后,博士论文的选题也让他苦恼过一阵子。一开始他希望能做一个非常完美的选题,但是在做博士论文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他只能逼着自己适当放掉完美主义者的情结:“不能一直停留在想的阶段,必须先去做,去完成博士论文,才能之后不断提升。”
 除此之外,研究过程中找资料、实地调研也会遇到很多困难。硕博连读期间,金晓文校友又到了墨西哥学院和早稻田大学进行交流。他刚到墨西哥学院时,由于听不懂授课内容时常处于困倦状态。于是他每天去买当地的报纸、一有闲暇便看当地的电视新闻、课余时间和同学们多交流多说多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老师讲课的内容。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金晓文校友从一个不完全了解西班牙语的“门外汉”变为了如今熟练掌握西班牙语的研究者。
 由于拉美研究在国内学界并非显学,他也曾在求职时为未来的去向而发愁。金晓文校友坦言:“快要博士毕业时确实很焦虑,研究领域较小,明显感受到就业的方向比较窄。”他也投了很多简历,包括新华社、国企、研究机构等等,最后他有幸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职。在大学任教后,他主要从事拉美政治、中拉关系以及国际移民等方面的研究。但这些议题同样并不十分热门,学术发表也总有难度。
 金晓文校友认为,一路走来,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始终存在。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初心,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深耕拉美研究,直面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三、走访拉美,情系墨西哥
 金晓文校友去过八个拉美国家,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古巴。这些经历让他对拉美国家的了解从书本上的客观描述变成了更为直观、感性和深入的认识。在这些拉美国家中,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墨西哥。
 在去墨西哥之前,金晓文校友已经做好了去到一个贫穷落后、暴力频发的国家的准备,但到了墨西哥之后,这样的感受却并不强烈,反而他对墨西哥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墨西哥古老的印迹、现代的艺术、文学作品都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甚至是每个地方的食物也都带有墨西哥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
 由于金晓文校友做的博士论文选题和原住民有关,他在交流期间走访过墨西哥将近一半的州,也到墨西哥的农村调研了一段时间。到农村调研的第二天,住家的侄子就因为吸食大麻失控自杀,村里要举行葬礼。金晓文校友发现,墨西哥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乐队在葬礼上演奏的是非常欢快的乐曲,他们面对死亡不只有悲伤,而更相信去世的亲人会以其他形式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
 文化的不同也会带来认知上的差异。在长期的田野调查过程中,金晓文校友与不少墨西哥人进行过交谈,有的人不知道中国和墨西哥之间竟然要乘坐16个小时的飞机,有的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马路上都是马车的想象。他总结道:“大部分墨西哥人并不了解中国如今的发展,但其实中国人对墨西哥的了解也是片面的。如何加深双方对彼此的认知是很重要的议题。”
 那么,中国对拉美的研究现状如何?据金晓文校友介绍,2000年后,国内拉美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不仅全国高校开设了多个拉美研究中心,各地的西语系、葡语系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尽管从规模上看依然和美国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匹兹堡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从事拉美研究的研究人员大约有250人,但国内所有拉美研究者总和可能都达不到这个数字。除了研究人员的数量缺乏外,近年来国内拉美研究的视角也相对聚焦在中拉关系这一领域,而对于拉美政治和社会的相关研究还远远不够。有太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也成为了他做拉美研究的动力,未来,他也将继续为中国的拉美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四、回首复旦岁月,寄语后辈
 谈及复旦的师长,金晓文校友认为有许多老师都对他有深远的影响。比如他对教授“政治学原理”的陈明明老师印象非常深刻。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样早上八点到教室上课,没想到上课前陈明明老师突然给大家鞠了一躬,只是为了感谢大家坚持在这么冷的天上课。这一幕一直印在了金晓文校友的脑海里,他说,陈老师不仅温文儒雅、学识深厚,对学生的那份尊重也令人动容。
 金晓文校友还提到,除了陈明明老师外,陈晓原老师、张建新老师、潘忠岐老师、肖佳灵老师等人不仅是他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同时这些老师也给予了他在生活和未来发展方面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从金晓文校友的观察来看,复旦大学也给予了他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精神上的支持:“学生们常常会说‘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但我认为无用并不是真的无用,而是帮助大家如何去思考人生和世界,实现超越世俗物质层面的追求,这样的‘无用’我想对于每个复旦人来说都很受用。”
 访谈接近尾声时,金晓文校友用两句话表达了对复旦学弟学妹的祝愿。
 “第一句话是,精英意识,大众情怀。接受多元,尊重差异。”这句话来源于陈明明老师当年在毕业季最后一课时,送给学生的八个字:“精英意识,大众情怀。”这八个字金晓文校友一直铭记至今,并且在他也成为一名老师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上了另外八个字:“接受多元,尊重差异。”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在互联网时代更应该学会接受彼此的多元,尊重客观存在的差异,能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最后,他说:“第二句话是,祝愿复旦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在享受快乐和惬意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表情

帮助文档 举报投诉 隐私条款 认证会员 联系我们
© 2012-2021 www.rucbbs.cn Processed in 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