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助热线
  • 信息中心
  • 校园栏目
  • 校园杂谈
  • 活力青春
  • 站务大厅
中国人民大学论坛 >> 大话校园 >> 浏览帖子 左侧栏√
上海,究竟怎么了?
浏览:5694  回复:0
Lhh 2022/4/21 17:30:23 编辑 1 楼
今天是2022年4月20日

上海新增确诊2495例,无症状16408例,合计18093例。

上海人,这群最有契约精神的市民,咬紧了牙关共克时艰。

抢菜,六点开始,两三秒内抢完,运力不足就靠邻居接济。足不出户,每日核酸,学校变成方舱,小区封禁了 7 天又 7 天。

然而,阳性数字依然狂涨,封控区解封无望。

孩子开始吃不上奶粉。肾衰竭的老母亲,无处做透析。卫健委干部自缢。小提琴家跳楼自杀。护士死于自家医院门外。一位居住在永康路的老先生挨着病痛,和居委会工作人员通电话,问他“上海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是啊。上海,究竟怎么了?



规则的缺失
ABOUT this COVID-19

有人说,上海的现状,是在危机中自救。

原生危机未解,次生危机蔓延。一边是多区不断爆阳,另一边是物流停滞和医疗系统停摆。危机是二者的结合,且后者正在愈演愈烈。

自救是针对次生危机的。上海市民自力更生,为克服困难进行了各种尝试。



事实上,自救的出现侧面反映出,上海的确在原生危机中分身乏术,因为她已无暇虑及次生灾害,更不必谈制定系统的解决方案。

长达数周的常态化、大范围封控管理,对城市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变。城市,作为多方主体交流的网络,是依靠密度来提升分配效率,在流动中维持平衡的大型有机体。

流动是城市的灵魂——因为双向的交流总是比单向的计划更高效。在常规情况下,市场规律流转于城市之中,维持着供需平衡。若要靠人为构建的系统,去经营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将会是极端困难的。

因此,当城市的商业、贸易和市场被迫陷入静止,原先的平衡必然被打破。




防控要求的“静”和城市生存必需的“动”,构成一对矛盾关系。“静”的防控使我们失去了“动”的规则,且找不到同等效力的系统性替代方案。正是规则的赫然而空,使人们的生活失去保障。

秩序的缺失,对一座城是致命的。在封控管理把城市原有的的商业秩序逼停之后,若没有及时建立起一种新的分配秩序,城市就会无可挽回地陷入混乱。这便是次生危机爆发的源头。

更何况,上海并不是一般的城市。

上海,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是最“城市”的城市。与无上繁荣相对应的,是高度的流动性。

一方面,上海商业发达,商品流通速率极快。习惯了“什么都能买到”的上海,根本没有囤货的意识,也没料到在市场配置受限后,依靠计划分配是如此体量庞大、纷繁复杂的工作。

作为“小政府,大社会”的城市,市场一旦停摆,计划难免乏力。相比于往昔精准的市场分配,如今的物资发放错漏百出,且在防疫管制下,物流派送也变得困难,供需之间如隔万重山。一户四口之家拿到的物资,可能跟独居者是一样的。还有许多人抢不到菜,无人接济,也等不来支援物资,直接在家里耗到弹尽粮绝。

另一方面,上海服务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占比很大。而这些上海的漂流者,是没有根基的。他们平日里的吃穿住行,全都在高度流动的公共场合解决。一旦封控来临,他们无法居家办公,没有固定住所,失去收入来源,只能在疯涨的物价和房租的催逼下勉力生存,在“静态”中逐渐绝望。

因此,一向在流动中自如运转的上海,被迫静止时爆发了最突出的矛盾。



无可否认的是,我们低估了封控策略对上海的“副作用”,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在遏制疫情时带来的那些次生问题,可以像往常一样通过临时、分散的手段顺利解决。直到上海展现出强烈的排异反应——因为于她而言,当防疫需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方式出现冲突,这种内在张力已经无法被补偿和扭转。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特殊性与任何打着“资本浸淫”、 “意识形态”旗号的指责都无关,我们也不能用“别的城市可以,你为什么不行”来对其质问。因为市场发达、经济繁荣本就是一座城市杰出的标志。没有人能料到,上海的优秀、文明和荣耀,会在 2022 年的一场疫情中,成为其受难和获罪的原因。

可以确定的是,上海是特别的,她需要一种应对次生危机的新规则。


僵化的经验
ABOUT this COVID-19

上海防疫已经让我们目睹了太多迷惑的操作——

每日全员核酸,居民下楼排长队,戴普通医用口罩,间隔不足两米,本身就是一种聚集。大白有防护服,居民呢?排队、摘口罩、张嘴、被捅一系列过程,直接以大白为圆心,4.5 米为半径,形成了一个气溶胶污染圈。日日重复之下,岂不就是交叉感染的温床?



强制转运。我们将所有阳性患者不加区别地强制转移。然而事实是,上海日增两万例、重症十余例,大部分阳性病例为无症状或感冒症状,却依然要被强制转运。哪怕方舱还未竣工,哪怕方舱里并没有治疗,哪怕病人已经自愈,可以扛起过劳昏倒的医生健步如飞...   

令人诟病的还有忽视其他需求,加深次生危机。


所有专科医生被派出去做无止尽的核酸检测,医疗系统停摆,社区刚出的阴性报告,在医院不被承认;
需要急救的病人被各家医院踢皮球,在等待核酸结果中死去;

一头是大量上海市民慌慌张张只为青菜几两,而另一头是大量的果蔬被倒进垃圾桶...

在上海,抑或不只是上海,我们仍机械地套用以往的成功模版。

疫情在武汉爆发时,我们没有任何准备,对人员流动轨迹一无所知,对治疗也没有经验。在那时提出“全员核酸”、“应转尽转”,本意是帮助筛查轨迹、挽救病人生命。且重要的前提是:初代新冠症状明显、致死率高,二者对疫情缓解有实质性贡献,力气使在了痛点上。

但在上海,现实与经验相悖:病毒已经变异,重症集中于未接种疫苗的老龄人;社区严防死守,不存在未检测的的大范围流动。显然,主要矛盾已经转移——此时的“全员核酸”、“应转尽转”在对抗疫情上已收效甚微,只是徒然增加流动而已。

创新的阻力
ABOUT this COVID-19

近日,部分上海大学生被转到浙江隔离,13 天后又突然被学校召回,美名曰“同舟共济”。按理说隔离结束就该各自返乡,减轻防疫压力,将好不容易确认健康的大学生重新召回疫区,敢问是何用意?敢问多一批学生被封在楼里“同舟共济”,到底能济什么?济谁?

有关政策指令前后矛盾。学生打电话求助,目睹号码形成闭环,令人啼笑皆非。



早在 2 月,梁万年就指出 :“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其本质是切断传播链,让社会面总体上向动态清零逐渐迈进。

而在上海,次生灾害日渐严重,防疫指标却依然趋向于单一——只重视确诊阳性的数据,民生可持续发展则退居其后。

即使对人民来说次生灾害更为紧迫,当责任认定标准为数据时,有关部门难免会在来自数据和民生的双重压力中,优先考虑前者,从而动辄以宏大叙事,抹杀目前低成效、不合理的防控手段对民生的伤害。

更毋宁谈创新。因为创新是有风险的,可以缓解民生困难,也有数据崩盘的可能性。这样看来,大家都躺在现有的经验上最为安全,毕竟责任认定只与数据挂钩。此时关心民生搞创新,做好了是英雄,做不好就是千夫所指。



前文已提及,上海是特殊的。

一方面,疫情局势有变,次生灾害严重。有人因为防疫不当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生命,“小阳人”们却在方舱医院里活蹦乱跳。

另一方面,上海是强大的。她不缺物资,只是送不出去,也不缺医疗,只是用在了无止尽的核酸上。但只要方法得当、使其恢复活力,我们相信经济最发达、医疗最先进的上海,本身就有巨大的力量。

上海亟待一场创新。一场真正能防疫的、兼顾次生危机的创新。



既然外卖一定得送,能不能对物流人员统一管理?能不能给外卖小哥设置集中的居住地?

既然上海并不缺物资,能不能对货运车辆按车牌发放上路通行证?让全国各地辛辛苦苦调来的物资送到居民家里,而非烂在仓库里?

能不能学习深圳,设置大量免费核酸检测点,培训非医护人员检测核酸,减少对医护人员的占用?

能不能将全员核酸逐步过渡为:进入任何场所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流动人群能事实上每天进行核酸,同时让不出门的居民不必做核酸增加流动?

能不能让健康上海人恢复办公、出行、就医的权力,让上海恢复运转,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对抗疫情?

这样不仅能减轻基层政府的防疫压力 还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抗疫。

上海市民似乎也已经摆明了态度:



上海今日之乱象,追究责任源头已不是当务之急。因为闹剧还在发生。

如今,在追求数据好看和满足基层需求、创新防疫策略和承担责任风险、向上级交代和对人民负责的三重矛盾里,我们需要一群有担当、敢负责的人,站出来主动反思、着手改变这一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自公众号芳草地社交芳草地公众号是由国内外知名院校硕士博士联合创办的专注于青年人话题的公众号。长期招募大量原创文章的写作小能手。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哦~芳草君微信号:yangzhuxi911
表情

帮助文档 举报投诉 隐私条款 认证会员 联系我们
© 2012-2021 www.rucbbs.cn Processed in 0.13 second(s)